专为民营油企说话的提案

2011-03-30

作者:米艾尼 2011-3-1 来源:民营经济内参

 

     

      今年,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筹备的两会提案仍针对“油荒”。
  “我们本来准备了两份提案,由于有一些数据掌握得不够全面,可能最后只能提交一份。”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秘书长马莉满怀遗憾。
  这是一份关系行业生死存亡的提案,“由于民营油企无法得到供应,不少企业因此倒闭。”马莉解释说。
  和往年一样,它将通过全国工商联提交全国两会。民营油企的负责人们则在中国各地静静地关注着表达自己诉求的声音。


提案来自研讨会和问卷调查

      每年全国两会将近的日子,都是马莉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
      作为石油业商会的专职秘书长,她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沟通上下,最终形成本行业的全国*协提案。石油业商会从2004年成立后,已连续6年在全国两会期间通过全国工商联提交了9份提案。
      其实忙碌从前一年的夏天就开始了。2010年6月,商会就着手准备提案选题,“除了研讨会以外,还要实地对民营油企做大量调查。”
      2010 年,商会召开了3次以上的研讨会,就行业发生的问题进行研究。马莉说,这样的研讨会并非专为两会提案召开,但却是提案选题和内容的主要来源。
      大规模的研讨会大概有四五十人参加,小规模的也有一二十人。除了专家,大部分是各地主要民营油企的代表。
      “企业很希望召开这种研讨会,并希望就此了解全行业的发展情况,在会上也都积极发表意见。”当然,会议也邀请国家相关部门官员参加。商会也会应相关部门的要求召开研讨会,“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的参会给予我们工作很大的支持,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
      商会副秘书长林凌对本刊记者说:“在确定选题之前,商会会在会员企业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将其集中,确定最重要的议题,着重准备。”
      林凌说,商会在收集企业意见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每个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不同,所反映的现象也不一样,但是阻碍民营石油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症结还是油源问题。
      石油业商会2011年的提案,将围绕着丰富石油供应渠道、建立多元化经营主体的市场环境、保障石油市场的完整性、统一性、稳定性等问题展开。
      2011年的商会提案一直到2010年11月才完成初稿。马莉说,最后动笔写提案的那些日子,做梦都和提案有关。
      “全国工商联是我们的上级部门,工商联所属的28个行业商会都会准备提案,全国工商联研究室挑选出老百姓关心的、行业问题比较突出的提案,作为团体提案上报。”这种团体提案的影响力更大、受重视程度更高。全国*协每年还对各商会的有关人员进行提案撰写的专门培训。
      从2010年6月到现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和商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和沟通。
      林凌说:“工商联研究室在提案的撰写方面比我们更有经验。我们提供基础资料,经过行业、企业专家的分析,由全国工商联站在更高的角度全盘考虑。”


“缺粮”的民营油企

      马莉说,在民营企业里,企业和*沟通最直接的渠道就是商会。商会是广大民营企业和*之间的桥梁。虽然会员众多,但是每年为企业奔走,撰写提案、组织研讨会,主要靠商会秘书处。
      在全国两会上,除了石油业商会筹备的提案以外,民营油企鲜少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个经常受到关注的“出口”,是另一大民营油企组织的负责人、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    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他连续在全国两会上就相关问题建言,被称为“民营油企代言人”。
      其实在2006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成立前,赵友山曾是石油业商会的“二把手”。
      当时的媒体报道说,分开的主要原因是解决民营油企的思路不一样。石油业商会当时的负责人希望通过拓展海外油源解决民营油企的原料问题,赵友山等则希望通过影响*,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控制上游的大型企业谈判。
      如今,两大民营油企组织基本没有工作往来,沟通较少。
      2006年,全国石油批发企业已超过7000家,其中民营等社会批发企业占33.4%;加油站4万多个,民营加油站占56.3%,民营石油企业每年上缴利税达到600多亿元。
      如此庞大的群体从1999年开始受到制约。当年,国家经贸委作出《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文件规定,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批发企业经营,其他企业不得批发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
      林凌说,“从90年代末起,民营油企就一再往后退,现在已经退到边缘了。目前的情况是,给了我们生的权利,没有给我们活的权利,就像给了布票,但就是买不着布。”
      根据石油业商会掌握的情况和数据,绝大多数地方炼厂开工率普遍不到50%,装置闲置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不得不进口燃料油作为加工成品油的原料,许多企业亏损或倒闭。
      而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调研结果显示,1998年全国有3340家民营油企批发企业,至2008年仅剩663家。


安抚与交锋

      竭力打破上游限制的民营油企与国有石油巨头终于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遭遇,围绕着原油进口和使用管制问题展开了辩论。
      当时,全国工商联在提交全国*协的提案中建议,允许部分非国营贸易的进口原油自由流通,允许合规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自用原油。
      彼时,国务院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新36条细则”呼之欲出。由石油业商会筹备的这份提案与之呼应,引起了极大关注。
      另有200多家民营油企在两会期间上书有关部委,希望借国家建石油储备体系的机会,将民营油库纳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这一想法也是石油业商会和赵友山连续多年提案的主要内容,其意是借此解决油源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金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大福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应继续坚持现有的原油贸易管制*策,确保国家石油安全;若放开进口原油管制,难免重蹈铁矿石进口的覆辙。
      进而言之,若放开进口原油管制,将会影响进口成本和国家形象,使原油的安全稳定供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虽然受到激烈反击,但2010年民营油企还是有所收获。
      2009年石油业商会提交的《关于藏油于民,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提案》得到了全国*协*贾庆林的批示。2010年,终于有民营油企进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马莉觉得,国家相关部门对他们的提案是越来越重视了。从最初公文式的回复,到现在商务部、能源局以及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会对提案内容有针对性地回复,“让我们深受鼓励”。
      她回忆说:“去年上半年我们收到通知,让我们组织有条件的企业来报名,这是中国首次允许民营油企参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招标,我们看到通知非常激动。”
      即便如此,马莉坦言,到今天为止,民营油企的生存境况改善并不多,以致商会经常要到各地去充当“救火队员”,帮助解决问题。
      林凌则认为,“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这个垄断行业,但是需要尽快出台实施细则。
      “‘新36条’表明了国家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石油行业的态度,民营油企需要做好准备。不过支持进入,更要创造条件。”她说。
      赵友山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坦承,费尽千辛万苦获得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资格投标后才了解到,民营油企只能取得国家支付的使用油库租金,但不能动油库内的原油,这无法解决民营油企的油源问题。他说,自己也是最后才发现这个问题。
      无论如何,马莉认为“新36条”的颁布对于民营油企来之不易。“这两年民营油企的意见和情绪,我们都通过正常合理的渠道反映上去。”

拨擦拨擦8x首华永久免费永久精品ww47 91稀缺哟哟15岁以下大象视频永久免费入口链接链接链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