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公司的花盆被打破了,总经办老幕去汇报却遭罚200元

2011-01-04

作者:唐国利 2011-1-03 来源:重庆时报

 

      谁打破的? 不知道, 去查了没有? 没有。听到这样的回答,老总就罚了幕先生的款!

      《杜拉拉升职记》里说,不要带着问题去找你的老板,而是解决方案。他犯的就是这个错。
      公司花盆被打破了,南岸区一家大公司总经办的员工幕先生被罚了200元。他很想不通,因为不是他打破的,他只是把情况汇报给了领导。
      汇报也要被罚,早知道这样,也许还不如装聋作哑。这个特别的处罚,在这家公司引起议论,也引起我们的好奇心:这家公司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打破花盆的不是他 却被罚200元
      昨天上午,我们在这家公司的3楼转了一圈,找到了靠里墙的公示栏,上面贴满了通报,有处罚的,有奖励的,有通知放假的。因为公示栏就在这层办公楼的公共厕所旁,来去匆匆的员工路过时,都不免顺便来看上一眼。
      其中就有对幕先生的处罚通报。上面写着:公司员工慕××,在发现花盆被人打破损坏后,不积极查明破坏人,而是直接向领导汇报,望其解决,工作不负责,罚款200元。落款时间是2010年12月13号,印发通报的是总经理办公室。
      为什么是“工作不负责”?汇报领导难道也有错?
      办公楼4楼,总经理办公室。一位年纪40来岁的大姐说,这个通报不但张贴在了公示栏上,在公司的内网也同时进行了通报,公司的广播里还要天天播。

老总问了两个问题,他回答“不知道”和“没有”
      慕先生被罚款到底冤不冤?他外出办事去了,我们与他通了电话。
      他说,半个多月前,夜班工人操作中把公司的一个大花盆打破了。当天谁也没看见,都过了好多天了,一名花工才发现,于是给老慕说了。
      处理这些事情,是公司总经办的责任。但老慕当时想,花盆都打烂了这么多天了,当时又没人看见,上哪里去查这个人啊。于是在给老总汇报工作时,顺便说到了花盆被打破的事。老总问是谁打破的,老慕说不知道。老总又问老慕去查了没有,老慕说没查,都过了这么久了,也没法查了。
      老总一听有些生气,带着老慕就上监控室去查。在监控室里把10多天前的录像一一查找,还真发现了那个打破花盆的工人。当时一个工人上夜班时,不慎把花盆打破了。这个工人没吭声,假装不知道溜走了。

一开始不明白为啥被罚,后来想通了
      “唉,我当时一直以为公司的监控录像只能保存一个星期,谁知道能保存40天啊。”跟着老总一块查这个事,老慕才知道原来公司的监控录像一直都可以保存40天,可他想当然地以为只能保存一个星期,于是就没去调查。也就是这个原因,领导决定罚他200元。
      在公司里干了15年的老慕被罚款后,“心里很不舒服”。他回去告诉了家属,家属也胳膊肘往外拐:“肯定是你不对噻!”
      连家属都这么说,老慕不得不仔细地反省一下自己了。换了个角度,老慕觉得也想通了。老总要管1万多人,要是每个人都拿这种自己能解决的事去找他,他就是不吃不睡也忙不完。如果员工都像自己这次一样,公司还怎么管理。
      在对老幕的处罚通报上,有一段总结与老幕“想通”的东西是相通的:“工作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人面对问题的时候,都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推三说四。由此,也看出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

这些奖励和处罚都蕴含着道理——
把公司当家一样的员工最受欢迎

      我们昨天来到这家公司时,没有遭到保安盘问。这里为什么能随便让人进出?保安部的员工说,公司本来是敞开办公,以后可能还会成为工业旅游参观地,因此一般都不会盘问进出人员。但公共区域都设置了监控设备,要是你想在里面干坏事,准会溜不掉。
      这家公司还有一些处罚和奖励通报,也许您认可它的管理制度,也许您觉得它的奖惩不一定合理,无论如何,身在职场打拼的你看了以后,多少可以受到一些启发。
      处罚:子公司财务经理,11月27日就该付给施工单位的款项,到了12月9日仍未付,被处以2000元罚款,工资每个月降200元。
      “企业的诚信,比生命还重要,人家与我们合作,是认为公司有信誉。你签合同答应人家什么时候付款,到时间就应该付给人家,一旦延期不付,就是不诚信,就是对公司形象的损坏,这会给公司带来许多无形的损失。”公司企划部总监卢小庆在这家公司干了22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公司最老的“老工人”了。看着公司从几十人的小厂走到现在上万人的集团公司,企业形象,他觉得比什么都重要。
      奖励:保安部×××发现多余物资乱扔,奖励100元。保安部××发现出厂物资与出库数量不对,奖励100元。
      “我们好多员工都有被罚过的经历,但是也有被奖励过的时候,只要你真心为公司着想,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公司就会越来越好。”企划部宣传科科长杨孝永说,不管你的职位是什么,只要提出来的建议是为公司着想,就理应受到奖励。反过来说,只有大锅里有了,小锅里才有,这个道理应该人人都懂,只是看自己做得如何。“什么样的员工最受老板欢迎?”换作任何人当老板,对这种把公司当家一样爱的员工,只有嫌少没有嫌多的。

 

5g免费影院永久免费入口yyywww小呦1500部精东入口导航激活情小说网站红猫大本营网站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