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的真相,谁来告诉我们

2009-12-01

作者:马光远 2009-11-25 来源:重庆晨报

    缘由:关于气荒的真相,以及天然气的价格机制,“技术论”认为,气荒源于地方*和供气企业调峰能力差以及管输能力不够等。“阴谋论”认为,石油巨头用气荒“逼宫涨价”。“垄断论”则直指中国天然气市场垄断之弊。中石油解释,大家质疑;能源局发声明,大家仍不信,争议声此起彼伏。


  气荒是“地主”趁火打劫
    表面上看,老天爷的问题是直接原因,极端气候导致了天然气需求暴增。给人的印象是,灾荒的年景,地主家也实在没有什么余粮了啊。
    不过,家里没粮,地主倒也不慌。有业内人士道出了真情,因为天然气价格偏低,生产商们本来也不太愿意扩大生产能力,当然就不会储备下充足的天然气了。于是,自然就有猜测认为,这是一种“逼宫”手法。
    天然气价格改革,与其他能源资源品种一样,如果其市场地位已经非常明确,涨价、降价都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企业主体自身的性质特殊,用户毫无选择地依托于企业,反而时不时地要被断气,双重的钳制让人对于供气企业的心术不免萌发太多的想象。
    不期待地主开仓放粮,这是佃户们早已具有的心理准备,可有的地主还会以没有余粮为借口,进而催租加息,这样趁火打劫就有点可恶了。
据红网


  中石油的解释为何没人信?!
    突然闹气荒,中石油出来解释是因为气少,可媒体大多质疑其是想借机压发改委涨天然气价。那中石油的话为什么没人信呢?
    媒体披露,目前国内天然气管网中80%都由中石油修建,管子里的气送得稍微少点,就能造成全国大片地区的气荒。除非搞个天然气体全过程审计,没人能说清中石油是真缺气还是假缺气。
    中石油的另一个疑点是其一直在呼吁提高天然气上游出厂价。
    其实有关部门应该出面帮中石油说说清楚,至少可以公开晒下中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年终奖什么的,如果确实揭不开锅了,该涨的钱还是能获得公众谅解的!
据新民网


  “解气”之道,在于打破垄断
    对于这次全国性的“缺气”,媒体和民众直指中石油“逼宫涨价”。如果罔顾天然气经营和监管领域的诸多制度残缺,勒令天然气供应商撬动库存,压住价格,虽可赢得喝彩,但恐怕不能根治下一次更严重的“缺气”。厘清“缺气”的制度机理,找到“解气”之道,方能举一反三地杜绝类似现象一再上演。
    现代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在计划和垄断主导的供应体制下,短缺在任何时候将不可避免。从我国天然气生产、经营、运输、监管的各个制度环节梳理,80%由中石油提供。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亦告诉我们,凡是竞争活跃的领域,即使发生其他管制失灵之案例,也鲜有供应短缺现象。所以,垄断经营机制,才是“缺气”的真正根源。
    的确,在天然气产业的链条上,存在着自然垄断的成分。比如,天然气的管道运输具有自然垄断性,但上游的勘探、开发、开采,下游的配送、储备和读表等业务,并不具有天然的垄断性,完全可以引入更多的经营和竞争者。
    对于此次“缺气”事件,还有论者认为,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一直处于低位,供应商没有动力增加供应,所以要求价格和市场接轨。但我认为,价格机制和市场接轨的前提,应该是有完全的竞争机制。持天然气价格不合理论者,也从来不敢正面回应中石油是否盈利,如果其盈利而又不增加供应,唯一的原因就在于垄断。只有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之后,我们才能谈价格的合理性,才能启动价格机制改革。
    阴谋也好,天气也罢,担负改革之责的*部门的确理应承担最核心的义务,尽快打破利益格局,推动天然气竞争机制的改革。
(文/马光远 经济学博士)

链接5g免费影院永久免费入口yyywww字幕网永久安全入口在线www在线视频永久中文字幕链接yw.1688免费进入亚洲红猫永久大本营网链接